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265篇
  免费   41672篇
  国内免费   21405篇
耳鼻咽喉   3897篇
儿科学   6546篇
妇产科学   2339篇
基础医学   23624篇
口腔科学   6984篇
临床医学   47453篇
内科学   32747篇
皮肤病学   4770篇
神经病学   7486篇
特种医学   15463篇
外科学   33536篇
综合类   113241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5400篇
眼科学   4747篇
药学   49585篇
  641篇
中国医学   41693篇
肿瘤学   17097篇
  2024年   897篇
  2023年   4945篇
  2022年   12472篇
  2021年   15719篇
  2020年   14130篇
  2019年   7203篇
  2018年   7791篇
  2017年   11190篇
  2016年   8186篇
  2015年   15649篇
  2014年   20129篇
  2013年   25761篇
  2012年   37103篇
  2011年   39727篇
  2010年   35969篇
  2009年   31465篇
  2008年   32331篇
  2007年   31134篇
  2006年   27325篇
  2005年   21425篇
  2004年   15128篇
  2003年   12181篇
  2002年   9212篇
  2001年   8402篇
  2000年   6298篇
  1999年   2252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在敏感品系上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方法采用给予30 s声音刺激(85 dB,5000 Hz),后2 s伴随给予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0.6 mA,持续2 s),声音-电击共配对5次,每次间隔2 min的方法建立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在ICR、DBA/2(简称DBA)和C57BL/6J(简称C57)3种品系小鼠上评价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获得和表达的行为特点,以确定敏感品系鼠;分别于条件性恐惧训练第2,7,14,21和28天对C57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进行检测,以评价该品系小鼠条件性恐惧的自然消退特点;采用30 s声音+30 s间隔+10次消退训练的模式进行声音线索恐惧消退训练,并于24 h后进行消退保持测试,以评价该品系小鼠消退训练和保持的特点。结果声音-电击配对5次可成功诱导C57小鼠形成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DBA小鼠可诱导形成声音线索恐惧但无法形成场景恐惧,ICR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均未诱导成功,确定C57小鼠为敏感品系鼠。C57小鼠呈现时间依赖的恐惧反应自然消退,其中场景恐惧在训练后第7天僵住百分率消退至(25±12)%,声音线索恐惧训练后第28天僵住百分率维持在(48±22)%;C57小鼠经10轮30 s声音消退训练,僵住时间百分率由(55±30)%消退至(32±27)%,但24 h后消退保持测试时僵住时间百分率又回升至(47±35)%。结论以敏感品系C57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恐惧获得、表达、自然消退、消退训练和消退保持各阶段恐惧行为检测的实验方法,成功建立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  相似文献   
993.
99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以打鼾和呼吸暂停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性疾病。OSAS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多态性之间密切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对于OSAS的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与OSAS发病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应用圆形皮肤扩张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旁正中瘢痕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面旁正中部瘢痕患者30例,于瘢痕外侧颧颊部埋置圆形皮肤扩张器,经注水扩张后,设计推进或异位扩张皮瓣修复面旁正中瘢痕。结果:30例患者完成扩张,注水扩张中3例发生感染经腔内灌洗引流控制,4例并发血肿行血肿清除术。30例面旁正中瘢痕成功修复,其中11例伴下睑外翻者完全矫正7例、改善4例;伴上唇外翻、口角歪斜、鼻翼畸形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12个月,患者对瘢痕修复效果较满意。结论:选择圆形皮肤扩张器修复面旁正中瘢痕,皮肤利用率高、皮瓣设计方便、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学特征,分析诱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且具备针对性的冲洗对策,为未来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51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参照相关标准判定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同时记录患者糖尿病的疾病合并情况,将术后尿路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初步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1例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第3天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为80例,阳性率为17.7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逐渐降低,各时点尿液细菌阳性培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高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术前留置导尿管、多发肿瘤是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80例术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87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75.86%,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24.14%。结论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尿路感染风险,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年龄、基础疾病、肿瘤位点、术前导尿管留置等是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7.
杨雪  李智  周宗贞  杨勇 《药学进展》2020,(3):215-221
脓毒血症是由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引起的宿主炎症反应,伴随着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和障碍。近年来,尽管医学和医疗技术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脓毒血症本质上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初始免疫反应是一种过度炎症状态,随后迅速发展为免疫抑制状态。了解参与脓毒血症期间器官损伤发展中的宿主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总结了各类免疫细胞在人和小鼠脓毒血症期间的作用变化及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生、隔离要求等方面对常见的困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等,严重者可发生脊柱、关节的畸形和强直。临床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夜间及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男性主要表现为中轴关节改变,而女性大多首发于外周关节。目前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通过控制炎症,从而改善病情发展,被认为是最前沿的药物,但其在阻断新骨形成方面尚未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本文着眼于新骨形成角度,从基因及细胞因子层面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相关研究发现LRP5、ANTXR2、PTGER4、ANKH等基因的异常表达激活骨形成信号通路,在多种细胞因子及相关蛋白(如Noggin蛋白、DKK、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碳酸酐酶1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将骨形成信号传至靶细胞表面,进而传入细胞核,改变靶细胞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导致过度骨形成,造成异位骨化。近年的临床影像学病例分析也提示了骨赘形成的分布特点,进而推断机械应力是促进其形成的外部因素。本文对强直性脊柱炎异位骨化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待能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亲环素-A(CyPA)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ELISA检测COPD患者与健康人血清sTREM-1、CTGF、CyPA水平。结果显示,COPD患者sTREM-1、CTGF、CyPA水平高于健康人。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增加,COPD患者血清中sTREM-1、CTGF、CyPA水平也随之增加。sTREM-1、CTGF、CyPA水平与FEV1/FVC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REM-1、CTGF、CyPA水平是严重COPD的影响因素。结果说明,COPD患者血清sTREM-1、CTGF、CyP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肺功能指标显著相关,可用于判断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